坚持人民至上理念,三年专项行动全市累计排查既有建筑、自建房及公共建筑280.41万栋,1.33万栋初判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筑已全部整治销号,探索以资金补贴以及现房、期房置换方式分类解危等做法,获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及全国会议通报表扬。
一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。落实“四清”要求,建立“市统筹、县区主体、镇街具体实施”工作机制,落实“三管三必须”责任。建立“三员”管理队伍,对改扩建等行为实行登记管理和巡查。出台地方规章,建立长效管理。
二是分类施策消除隐患。坚持“一栋一策”,组织专家上门指导,化解存量、遏制增量。清江浦区统筹房源300套,以定向房票实施解危。淮阴区通过房屋置换、原拆原建,从快从实推动120余户房屋解危。
三是强化核查提升质效。以国家和省级信息平台数据为支撑,对整治情况进行拉网式、全覆盖检查,确保责任落实到位、情况摸排到位、隐患管控到位、问题整治到位。
四是启动预警提升研判。针对季节和极端天气特性等,提前谋划、科学部署,做好应急准备,严格落实防范措施,守牢安全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