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金桂苑小区的公告栏前,卢先生指着墙上张贴的《盱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》(以下简称《一封信》),笑着对邻居说:“以前遇到问题像无头苍蝇,现在照着信上的电话打,直接就能找到‘管事儿的人’!”
2025年4月,盱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新举措,以发布《一封信》的方式,公开物业管理、城市管理、住房保障等9大科室的服务电话和职能,以“直通服务”推动民生诉求高效化解,推动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10.11%,首次办结满意率提升8.53个百分点,交出了一份“数据下降、满意上升”的民生答卷。
一串串数字背后,是群众从“多方投诉”到“一通电话解难题”的真实转变,是盱眙住建局优化服务流程、诉求解决更高效的真实写照。
4月以来,该局物管所月均接到群众诉求电话100余通,电话成了"民生热线"。该科室通过直联渠道高效处理物业纠纷、维修基金使用等事项,将群众诉求平均办结时长缩短至1.5个工作日。市民王女士通过电话咨询装修补贴事项,工作人员化身“政策讲解员”,对王女士在申报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指导与服务,短短地通话几分钟,王女士就能充分了解政策内容、补贴范围、补贴标准及领取规则等。
《一封信》公开以来,以“首接负责制”为突破口,接听电话的科室必须全程跟进问题,是盱眙住建局健全诉求接诉即办、快速解决的工作机制。
有市民向路灯场馆部门反映,在盱城街道宣化寺通往天台山的山间小路上,一棵树压在了路灯线上造成安全隐患。经现场查勘,该区域虽然不是我局辖区,因考虑到周边行人出行安全,工作人员立即申请工程车辆,对线路上的树枝进行了清理,确保了周边居民的出行安全。从“被动接诉”到“主动治理”,《一封信》撬动了住建服务的整体升级,催生了服务流程的深层变革,服务理念的转变让暖意渗透每个细节。
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坚持“未诉先办”,将居民“烦心事”化解在萌芽中,是盱眙住建局主动靠前解民忧、民生实事暖民心的民生温度。
在都梁现代城小区,质监站接到群众电话后直奔现场,发现房屋外墙保温层隐患后,不仅按程序立即启动维修,还联动街道对周边小区开展“体检式排查”,确保辖区群众的住房安全。从“层层转办”到“一站通达”,不少市民发现,如今的住建服务像“点对点快递”,精准投递到需要的角落。
如今走进各社区,公告栏里的《一封信》已成为群众心中的信任标识。正如盱眙县住建局分管负责人所说:“我们把科室电话公之于众,就是要把责任扛在肩上,让服务跑在投诉前面,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。”这封带着温度的《一封信》,不仅写在了纸上,更写进了老百姓的心里。